作者:泉琳/整理 来源: 发布时间:2020-6-8 10:38:56
筑牢战“疫”心理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中国和全世界许多国家广泛而迅速地传播。伴随着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一些包括恐慌、抑郁等在内的不良情绪也在悄然蔓延。

  毫无疑问,突发的疫情让公众陷入极大的焦虑与担忧之中,信息过载和对于疫情暴发后不能确认周围是否安全的应激反应是目前大多数人的焦虑来源。同时,坚持在抗击病毒一线的专业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同样值得关注:与家人缺乏联系、与患者密切接触,这些都会导致医务人员出现心理问题。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此次疫情中,与医务人员同处一个战壕的群体——科研人员在与疫情较量的同时,竟要背上沉重的舆论包袱,承受本不该承受的来自各方的舆论压力。

  显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除了战胜看不见的“敌人”,我们还要打赢心理战。

 

疏解焦虑 增进社会信任

 

  面对24小时不停滚动的疫情新闻,人们会不自觉地感到焦虑。而且,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远远超过了“非典”时期的感染人数,加之人类对新冠肺炎病毒知之甚少,所以产生一种恐惧和紧张心理。

  与此同时,严格的旅行禁令和居家隔离措施,在试图控制疫情的同时,也难免引发公众的担忧。

  因此,应当加强新冠肺炎疫情的科普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疫情,认识到新冠肺炎可防可治,要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疫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是情绪产生和心态形成的基础,针对目前由于疫情快速蔓延造成的过度焦虑、恐慌情况,需要对疫情的产生、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等进行科学的普及教育,政府、社区和咨询机构要从认知线索的宣传方面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从而克服他们的恐慌心态。

  在欧宝体育APP下载: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看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疏解社会焦虑,需要尽可能给公众传递可靠、确切的信息。无论是疫情防控相关的信息,还是与生产生活相关的信息,及时发布都有助于缓解社会焦虑。

  这些关键信息的发布,对于建立公众的社会信任至关重要。陈雪峰指出,在社会信任中,政府信任至关重要。在疫情相关的政策与举措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各类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心理需要,及时解决集中诉求和社会焦点问题,注重疏导不公平感,从源头上预防并化解矛盾,这是增进政府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关键。

  就个人而言,在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知晓《传染病防治法》,要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疫情期间的各项防疫工作,如主动申报接触史、不隐瞒旅行史和病史等。绝对不允许为了个人的“自由和隐私权”而剥夺他人和自己的健康权和生命权。

 

共情、理解、关爱

 

  “我现在眼泪已经流干了,我们的人民太苦了。我现在没有别的想法,就想尽力做更多,抢救更多病人。”近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很多医务人员就像彭志勇一样,坚持在一线奋战。长期的职业训练和使命感可能让这些专业医护人员在危机发生时隔离自己的感受,冷静应对当下的困难。虽然没有立即出现心理症状,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受到事件的影响。

  实际上,医护人员及其家属是疫情心理援助中最需要关注的群体之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执行主任侯金波解释说,重大危机事件对亲历者、目击者本身就是创伤。

  比如,医务人员因为忙碌,现在未必有时间寻求心理辅导,他们在救援时充满力量,但如果当时经历的事情没有处理好,过后所累积下来的紧张、恐惧、悲伤等情绪就会在大脑中浮现出来,心理学上将之称为“闪回”。

  对此,侯金波认为,只要处理得当,肯定可以帮助他们缓冲疫情带来的消极影响。当下的心理援助可以从两方面开展:一是针对应激状态下的情绪反应,可以教给他们一些稳定情绪的方法;二是要针对未来,帮助他们抉择和应对,与他们一同面对最糟糕的结果。“相当于在一个人从波峰滑到波谷时,给他们增加下坡的摩擦力,为他们建立心理预判,不至于突然面对突发事件产生心理崩溃。”

  显然,保护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对其本人的整体健康乃至抗击疫情至关重要。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除确诊和疑似患者等,医护及相关人员也被列入当中。

  该指导原则提到的应对原则为:定时轮岗、自我调节、有问题寻求帮助。具体措施包括尽量安排定点医院一线人员在医院附近住宿、尽量保持与家人和外界的联络等。这标志着中国首次启动了对医务人员提供心理健康保护的指南。

 

严守科学立场理性应对

 

  自疫情发生以来,科研人员遭受网络虚假信息侵扰的事件频频发生,这给奋战在疫情一线、默默坚守岗位的科研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使他们在与病毒周旋的同时,还要躲避防不胜防的谣言“炮弹”。

  2月12日,《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刊发的一篇题为《新冠病毒实是第一个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流行病”》的文章指出,尽管“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和寨卡病毒也曾引发过恐慌,但在这次疫情中,人们对新冠病毒的恐慌情绪被社交媒体放大了很多倍,“社交平台创造了一种高度不确定性,点燃了现实和网络上的焦虑和种族主义情绪”。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立即采取行动与社交网络平台合作,试图抵制虚假信息的传播,但收效甚微。在这种“信息流行病”泛滥之下,科研人员成为一些网民宣泄负面情绪的出口。

  其实,在这场战“疫”中,科研人员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让公众走近科学、信任科研人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疫情发生的当下尤其如此。

  对于如何与社会公众更好地互动,陈雪峰认为,科研人员应区分两件事:科学知识普及与科研进展宣传。

  她表示,科研进展的宣传通常是实验室完成的工作和阶段性进展,往往不是马上可以应用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在向公众宣传时,如果不够严谨和慎重,会导致误解,以为马上就能解决问题。科学家也容易因此而被‘误伤’。” 

  “科学家应该严守自己的科学立场,实事求是地给出科学的判断,不要去迎合公众的心理或期待,不要在意极少数非理性的攻击声音。”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徐凯文说。

  在现阶段疫情发展过程中,大家都希望听到好消息,如某药物能有效治病、疫苗很快会研制出来。这是一种公众期待,无可厚非。“然而,如果科学家不能坚持科学立场,在这样一种期待的压力下,给出不准确的信息,虽然短时间内可能有安抚作用,但群众的这种期待一旦落空,随之而来的不信任和愤怒可能会更加强烈。”徐凯文表示。■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20年2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